兄弟阋墙,汉语成语,拼音:xiōng dì xì qiáng,意思是指兄弟之间的纠纷,也比喻内部争斗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。
《詩經》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。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,採集從周初至
使用類別. 用在「兄弟不和」的表述上。 · 例句. 我計劃把家產都捐出去,免得日後你們兄弟鬩牆。 你們原本是一家人,為何要鬧到兄弟鬩牆,徒惹人非? 家
辭源 · 發音 · 成語. 編輯. 兄弟鬩牆. (比喻義) 內部糾紛.
本篇小說講了三對兄弟之間的故事,最古老的那個是歷史上第一次兇殺案,新聞裡的那個是古老故事的翻版,而現實裡的「我」為何決定面對弟弟呢?
「兄弟鬩牆」這個成語,在現世代的口語上比較少用,但其涵義在現實上,古今中外都經常發生,即使時至今日,仍然普遍存在。 兄弟鬩牆,鬩,國音ㄒㄧˋ(xì),粵音抑,兄弟失和相爭。